# Bambu 內部立場備忘稿 ## 1. 我們當前的系統優勢 Bambu Lab 是一個設計為封閉的、專有的 3D 列印平台。 我們不發布固件、不公開內部 API,也無意開放任何內部協定或智慧財產,包括運動控制、AMS 協定或安全機制。相反地,我們依賴加密簽名的封閉式固件和高度整合的硬體 - 軟體設計,來提供我們品牌所代表的效能、安全性與可靠性。 我們的價值主張包含以下核心優勢: - 硬體與軟體的無縫整合 - 智慧 AMS 功能(自動換料、濕度監控、烘料警示、剩餘容量追蹤、設定自動匹配) - 減少用戶手動設定與排除故障的負擔 - 穩定、可預測的列印品質 - 長期的生態系維護與更新支出得以由耗材收入支持 耗材銷售、AMS 智慧功能的重複使用、品牌忠誠度等,都是我們整體營收結構的組成部分。我們不打算改變這個封閉平台的基礎。 但我們認知到:有一小部分進階使用者,並不希望開源我們的系統,而是希望在我們可控制的框架中,提供更多選項與彈性。我們應該對這些需求做出清晰、明智且具有原則的回應。 --- ## 2. 技術進階使用者的訴求 我們的用戶中,有一小部分具備 Klipper、Voron、RepRap 等開源平台背景。他們的需求不在於破解系統,而是希望更多自訂性、離線控制和可重複使用的設定儲存,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: | 所需功能 | 使用者動機 | 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| | 支援第三方切片器(如 Orca Slicer) | 更高控制度與客製化能力 | | 支援純局域網(LAN)列印 | 隱私與可靠性需求;可在網路不穩或斷線時持續作業,特別有利於教育場域的教學不中斷 | | AMS 中使用第三方耗材 | 更高材料選擇彈性與成本效率 | | 使用可重複編程的 RFID 標籤 | 減少重複手動設定時間 | | 保存每個線軸的 flow / K 值校準 | 提高列印品質與一致性 | | 優先局部控制而非雲端依賴 | 更穩定且可預測的工作流程,並減少對網路基礎設施薄弱市場的依賴 | 這些訴求大多在技術上可實現,也在我們現有固件安全防護的控制能力範圍內。然而,允許這些功能,也可能對我們帶來挑戰,包括: - 支援負擔增加 - 智慧耗材功能價值被稀釋 - 不同工作流造成用戶體驗碎片化 - 若缺乏明確說明,導致顧客混淆 但這些風險是可控的。若我們能界定清楚的邊界,設計良好的彈性支持模式,就能在不影響安全性、品牌定位或商業模式的前提下,提升系統對進階使用者的吸引力。 --- ## 3. 潛在風險與可控對策 以下為我們針對進階功能支持,所對應的主要風險分析與緩解方案: | 風險領域 | 顧慮 | 可行的應對方案 | |----------|------|----------------| | 列印安全與穩定性 | 第三方切片器可能產生無效 G-code,或透過 LAN 傳輸攻擊熱端等硬體 | 在固件中強制限制熱端、加速度與運動參數,並內建熱暴衝(thermal runaway)、電流過載與加熱超時等物理安全保護機制,即使在完全離線或本地控制情境下也不構成實體風險 | | 支援負擔上升 | 因非官方工具導致更多支援請求 | 在列印任務中標記切片器來源,支援端可自動分流處理 | | 智慧財產保護 | 透過工具或 API 存取 AMS 或運動邏輯 | 不允許。仍採封閉系統,不提供任何內部協定存取 | | 營收結構維持 | 使用者可繞過智慧耗材標籤 | 設計兩級功能:只有帶簽名的 Bambu 耗材啟用完整 AMS 功能(自動識別、校準儲存、濕度管理等),非簽名標籤僅支援基本功能(顯示顏色/材質,無資料持久儲存) | | 使用者體驗碎片化 | 彈性設定可能導致部分用戶混淆 | 高級工作流僅在「進階模式」或「開發模式」開啟,並有明確 UX 標示與回退機制 | --- ## 4. 一般使用者仍可獲益 大多數用戶偏好「開箱即用」、「自動判斷」的無縫體驗。他們希望: - AMS 自動辨識耗材與切換 - 切片器自動套用對應設定 - 可遠端監控與排程列印 - 不需觸碰 G-code 或進行高級調校 他們不會主動使用開源工具,但他們會從以下間接受益: - 更強的固件安全防護,包含硬體層級的熱暴衝與電流限制功能 - 來自進階社群的設定檔或列印參數 - 開源切片器中實驗性功能反饋進 Bambu Studio - 品牌透明度與公開立場的建立,提升對我們封閉平台的信任 --- ## 5. 我們的主張:控制式彈性,而非開放性 Bambu Lab 不會開源固件、不會開放內部協定,也不會提供 API 供開發者修改我們的關鍵邏輯。 我們要做的,是在我們封閉平台的邊界內,支援技術進階者所需的彈性: - 僅在開發模式中允許 LAN 模式傳送 G-code,以強化在離線、斷網或教學場域中的穩定運作能力 - 允許非簽名 RFID 標籤使用,但僅提供材質/顏色識別與手動設定 - 對於 Bambu 簽名耗材,使用 RFID 雙標籤中的線軸「指紋」於 SD 卡本地儲存 flow / K 校準值,即便多耗材印刷也可應用;非原廠耗材則不儲存 - UI 中清楚提示當前材料來源、工作流程風險與功能限制 我們希望提供的是: - 對進階用戶的系統信任與尊重 - 對所有用戶的穩定品質與封閉安全 - 對第三方耗材的公平邊界而非強制封鎖 - 對智慧功能的價值傳遞,而非依賴限制機制支撐銷售 - 與 HP 的墨水收費模式區隔,我們的列印機是高品質的產品,不需靠封鎖第三方耗材來補貼損益 我們現階段的封閉模型與 Formlabs 或 Stratasys 類似:高整合、高穩定性、適合具特定應用需求的客戶。但我們在用戶可控性與第三方相容性上,正在朝向 Ultimaker 式的「界限式開放」靠近,提供特定場景下的可調適性。我們不會走向 Prusa 式的完全開放,但我們也不需封閉至極。 --- ## 6. 結論與建議 我們不是開源公司,但我們可以對高階用戶提供更多選項,而不動搖我們的核心商業模式或封閉架構。 我們建議實施一個可控的開放框架,包括: - 開發模式下允許 LAN G-code 傳送,並搭配完整的熱端與電氣安全保護 - 支援非簽名 RFID 但限制功能範圍 - 為 Bambu 簽名耗材提供持久調校與雙標籤識別功能 - 對所有第三方流程提供 UI 警告與透明限制說明 這不是開放性為開放而開放,而是在保持閉源的同時,透過清楚的 UX 和安全邏輯,支持開源風格的使用者工作流程。 我們可以讓「全 Bambu 系統」成為最無縫、最穩定的選項,而非唯一可行的選項。 我們可以創造價值,而不是依賴限制。